【母乳懶人包】哺育母乳教戰守則,十大哺乳迷思破除!勿讓錯誤訊息成為哺乳殺手!

哺餵母乳的優點,新手媽咪一定要知道

母乳對寶寶最好

◆母乳有助胎便排泄

新生兒在媽咪肚子內時吃進的羊水、細胞、胎脂、胎毛等物積在腸道內,不久後便會排出胎便。媽咪產後第一週分泌的初乳(黏稠、顏色偏黃)中,含有IgG、乳鐵蛋白等免疫抗體,同時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A的含量較成熟乳多,因此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胎便排出。此外,初乳的胺基酸與蛋白質抗體,含量較一般母乳高出四倍之多,能有效預防黃疸問題,因此建議即使無法親自哺乳的媽咪至少也要餵初乳。

◆母乳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降低感染風險

母體細胞對於這段時間碰過的细菌有辨識能力,寶寶便可藉由喝母乳與媽咪帶有相同免疫力,因此常喝母乳的寶寶,不僅腸胃功能較好,呼吸道遭到感染的 機率也偏低,不會動不動就生病。

◆母乳有容易消化的營養成分,提供均衡的營養

寶寶所需的水分、脂肪、蛋白質、乳糖、礦物質、維生素等養分,會以較容易被消化的形態混於母乳當中,且能依照寶寶需求而自我調節濃度。因此相較於喝奶粉的寶寶,喝母乳的寶寶不僅消化系統良好且不常打嗝,排便狀況穩定也沒什麼異味。

◆母乳預防過敏疾病

研究指出,喝母乳的寶寶不易罹患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疾病,以及呼吸道疾病、中耳炎、腸胃疾病或尿道感染。若父母當中有人對食物過敏,寶寶也容易出現相同症狀,但是餵寶寶喝母乳的話,能增強寶寶的抵抗力,有效防止疾病纏身。不過,通常需要餵六個月以上才能見效。

◆母乳寶寶乳牙較為堅固

寶寶咬著奶瓶睡著的話,奶粉當中含有的乳糖會侵蝕牙齒造成寶寶蛀牙。雖然母乳也含有乳醣,但相對之下,咬著媽媽乳頭睡著的寶寶較不易蛀牙。原因是母乳當中含有能夠妨礙連鎖球菌活動的酵素,有效預防蛀牙問題。

◆母乳可降低糖尿病罹患率

約有90%的糖尿病是由於身體對胰島素抗阻所引起的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有研究報告指出,在寶寶出生後餵母乳至少兩個月的話,能降低50%的罹病率。雖然喝母乳超過兩個月的寶寶當中,仍有15%的會在三十到三十九歲時罹患糖尿病,但喝奶粉的寶寶得病率有30%。

◆母乳可預防發胖,並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母乳當中含有名為脂締素(adiponectin)的蛋白質成分,它對分解脂肪有一定的幫助,能有效降低寶寶長大後出現肥胖問題的機率。此外,喝奶粉的寶寶容易在每次喝奶時將奶瓶內的牛奶全部喝光,難免有喝太多的問題;相反地,由於吸母乳這個動作本身就有些費力,自然能調整寶寶的喝奶量,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母乳有助大腦與神經發育

研究指出,喝母乳超過三個月且期間沒有吃其他食物的寶寶,IQ比喝配方奶的寶寶要來得高。這是因為母乳含豐富的DHA和花生四烯酸(AA),能促進大腦、視網膜及神經組織的發育。此外,吸媽咪乳頭所花費的力氣是吸奶瓶得六十倍,因此吸奶時,寶寶需要勤加活動顏面肌肉及下巴,自然而然能促進下巴與牙齒的發育,並讓大腦的血流量增加,加速大腦的成長

*小小提醒:雖然奶粉中也含有這樣的成分,但畢竟是人為添加物,因此無法自然被人體吸收,也無法發揮相同功效

◆母乳寶寶醫療開銷相對較少

即使哺乳時間結束,母乳在未來也能夠持續發揮功效,使斷奶後得寶寶不易感冒或是罹患腸炎等其他疾病,能同時省下奶粉錢以及日後的醫療費。根據統計指出,在母乳哺育的情況下,每年光是寶寶的奶粉錢和醫療費就能省下新台幣約七萬五到十二萬五千元。更何況配方奶不斷漲價,還有可能得合成,不良的添加物的風險呢。

◆母乳有助於寶寶情緒發展、拉近母子關係

喝母乳的寶寶被抱在媽咪的懷裡感覺媽媽的心跳聲,並透過肌膚相親重新找回在媽咪肚子裡的舒適感,因此能有效穩定情緒,從媽咪身上得到安全感。媽咪則是以「對寶寶而言,自己是無可取代的存在」的自信,拉近與寶寶之間的距離。

母乳是媽媽的最佳選擇

◆餵母乳能幫助產後恢復快速,並有效預防憂鬱症

哺乳時,媽咪體內會分泌一種名為催產素的賀爾蒙,它能促進子宮收縮,抑制產後出血及幫助子宮恢復原來大小,並減少體內惡露的分泌量。此外,還會分泌泌乳激素,它能激發母愛,並在媽咪分娩時減輕壓力,對於預防產後憂鬱症也有一定效果。

 

◆餵母乳有助於產後減肥

為了方便日後分娩以及哺乳,懷孕期間媽咪會在體內儲存脂肪;若是產後沒有哺乳,當初儲存在體內的脂肪便容易堆積於肚子與腰間。且哺乳時會消耗能量,燃燒體內脂肪,有助產後媽咪回復窈窕,有效預防產後肥胖問題。

 

餵母乳能預防乳癌、卵巢癌等女性疾病

哺乳能改善荷爾蒙的分泌及代謝,減少乳房異常刺激,因此媽咪產後持續哺乳兩年以上的話,便能降低50%罹患乳癌機率。此外,排卵次數越多,罹患卵巢癌的機率就越高,因此可藉由哺乳抑制排卵,降低罹患卵巢癌的機率。

 

◆親餵母乳既衛生又方便快速

餵寶寶喝奶粉的話,通常需要經過煮水、冷卻、泡奶粉、確認溫度、洗奶瓶及消毒等程序,還需擔心是否衛生、寶寶是否會有消化不良或蛀牙等問題。而餵母乳的媽咪則無須為上述的問題憂心。

 

*小叮嚀:母乳的營養不會流失

生下早產兒的媽咪分泌的母乳所能預防細菌感染的效果,比一般媽咪的母乳要來得高。當寶寶喝下母乳後,母乳會自動轉變為寶寶成長發育所需的養分。若這些母乳當中含有的抗體能有效防止寶寶生病,日後待母乳中的脂肪濃度變高時,便能同時幫助強健寶寶骨骼與肌肉。因此,單以母乳餵食成長中的寶寶,難以提供寶寶所需的營養一說是錯誤的。

什麼是初乳?初乳的營養成分?

分娩第2天至5天內分泌的母乳稱為「初乳」。初乳不僅富含高品質蛋白質,還含有大量的低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另外,含有大量的抗體及活的白血球,像是給嬰兒打第一劑預防針。初乳內的乳糖含量遠遠超過配方奶,因此有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在這個時期分泌的初乳含有比配方奶更豐富、更優秀的營養和免疫成分,因此必須給寶寶餵初乳。

有些媽媽不能分泌出初乳,因此徹底放棄餵母乳,乾脆服用停止母乳分泌的藥物。一般情況,分娩4-5日後會突然分泌出初乳,因此不要急於放棄餵母乳。剛開始時,母乳可能會比較少,但是只要經常哺乳,母乳量就會逐漸增多。

 

◆萬一母乳很少怎麼辦?

大部分情況下,由於母乳很少不得不給寶寶餵配方奶,但是完全不分泌母乳的情況極少。很多媽媽缺乏耐心,因此盲目地放棄餵母乳。一般情況下,產後1-2周內,媽媽的身體也為哺乳發生變化。有些人變化快,有些人變化慢,因此需要耐心等待。

在營養養方面,必須保持均衡的飲食習慣和充分休息。如果母乳很少,應該耐心地按摩乳房,而且要經常給寶寶餵食母乳。只要媽媽保持平靜的心態,那麼很容易哺乳成功。

>>延伸閱讀:

無痛「手擠奶」 輕鬆噴乳不怕「沒奶」

產後沒奶別掉入誤區     專家教你第一次就上手

溫柔手擠奶避免乳腺受傷    專家教妳善用巧手

母乳與嬰兒配方奶大不同

嬰幼兒營養專家認為,健康母親所分泌的乳汁成分雖可提供嬰兒配方奶組成成分的參考,但是嬰兒配方奶的組成成分不僅是模仿母乳即可,同樣的營養素,在母乳及嬰兒配方奶兩者的生物活性及代謝效應並不盡相同。由於醫學研究的進步,發現母奶中的各種營養以及免疫保護成分也越來越多,這些都是配方奶無法模仿的。透過以下母乳與配方奶成分比較表格,大家會更了解喔!

 

母乳配方奶比較表

>>延伸閱讀:

震撼媽媽!   顯微鏡下「母乳」竟然是活的

母乳的成分與階段性特徵

◆母乳的成分:

母乳與血液相仿但無紅血球,內含能保護寶寶免於患病的白血球,除此之外還包含免疫抗體、酵素、荷爾蒙及促進寶寶健康發育的活性物質。不過,母乳的成分並非一 變,有時甚至會依寶寶的需求而有所不同。

 

◆母乳依照時期成分有些許不同

1.初期分泌的初乳:

黏稠呈淡黃色,內含的蛋白質與抗體比日後分泌的母乳豐富,並含有大量維生素A、B、E及礦物質,脂肪及乳糖含量相對較低。雖然起初能餵食的初乳量只有一茶匙,卻能讓寶寶免於受到細菌攻擊。此外,能讓寶寶盡快排出胎便,有效清潔消化系統。通常初乳量會逐漸減少,並在三到五天過後開始分泌母乳。

2.初乳與成乳間的過渡乳:

乳房會開始持續分泌母乳,並同時稀釋初乳轉變為過渡乳。這時期的母乳不太黏稠,而且蛋白質及抗體的含量也沒有初乳豐富。

3.養育寶寶的成熟乳:

媽咪分娩二週後便會開始分泌水分含量偏多的成熟乳,內含脂肪、蛋白質、乳糖、維生素及礦物質。通常可分為前與後乳,寶寶含著乳頭便立刻流出的為前乳,熱量低且水分含量高,有助於解決寶寶的口渴問題;幾分鐘過後才會流出熱量高兩倍的後乳,讓寶寶沒有飢餓的困擾。

寶寶餵母乳,爸爸及其他家人都無法參與寶寶的照顧了?

爸爸及家人可以提供媽媽重要的情緒及實質支持,你們的愛可以讓哺乳更順利。

◆爸爸及其他家人可以和小寶寶一起做的事很多,例如:

1.幫寶寶換尿褲/ 尿布

2.幫寶寶洗澡

3.抱寶寶給媽媽餵奶

4.抱著寶寶,享受肌膚接觸的時光

5.安撫寶寶

6.和寶寶說話,唱歌給他聽

7.和寶寶玩

啟動哺乳的關鍵

產後第一週是成功哺乳的關鍵期,親子同室能讓雙方有更多時間熟悉彼此,也調整同樣的睡眠節奏。哺餵的過程中,媽媽和寶寶的親密接觸,對親情和嬰兒心理健全的發展都有極大助益,嬰兒的味覺、嗅覺、觸覺、視覺和聽覺等五感也會同時受到刺激,有助腦部發展。

 

◆什麼是產後肌膚接觸?

產後寶寶一出生,經醫師評估,母嬰健康狀況良好,醫護人員會將寶寶放在媽媽胸前,沒有包布或衣服的相隔,直接與媽媽的肌膚接觸。

 

◆產後即刻肌膚接觸的好處

1.讓寶寶身心更穩定

2.促進親子關係

3.促進媽媽子宮收縮

4.促進母乳哺育

產後即肌膚接觸如何進行

只要寶寶狀況允許時,醫護人員將其皮膚擦乾後,讓寶寶直接躺在媽媽的胸懷裡,外面覆蓋著被單,持續不干擾的讓媽媽和寶寶彼此熟悉。如果在產檯上的時間很短,也應盡快在產後恢復室開始第一次的接觸及哺乳。即使是剖腹產接受麻醉的媽媽,只要媽媽意識清醒,就可以要求和寶寶有肌膚接觸的機會,這個時候會更需要護理人員或其他家人的協助。因為在出生後的頭一個小時,是新生兒最清醒的時候,當健康的新生寶寶在產後立刻被放在媽媽胸腹部皮膚貼著皮膚時,經過一段的休息時間後,在媽媽溫柔撫摸的刺激下,他會慢慢蠕動爬行找到媽媽的乳房。寶寶會觸摸並按摩乳房,小手和小嘴巴,初次溫柔的接觸乳房,刺激媽咪體內荷爾蒙的分泌,開始奶水的分泌與流動,同時增強媽媽對寶寶愛的認同;接著,寶寶用嘴巴舔媽媽的乳頭,含上乳房並且開始吸吮。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個小時或是更久,這段時間媽媽應該儘量和寶寶在一起。

 

*產後即肌膚接觸小叮嚀:

媽媽採取半躺的姿勢,注意寶寶的呼吸道要維持通暢。在場的爸爸或其他家人也要幫忙注意寶寶的活動以及吸吮力喔!

母乳哺餵技巧大公開  用對方法奶水一定夠

分泌母奶的原理

通常寶寶吸多少,媽媽就能產生多少。當寶寶吸吮媽媽的乳房時,就會傳遞信息到媽媽的大腦裡,產生荷爾蒙的變化,讓乳房製造寶寶需要的奶水。

 

◆餵奶的頻率

奶水吸出越多,奶水分泌越通暢。寶寶吸出愈多,奶水就繼續分泌愈多,如果寶寶因故和媽媽分開時,媽媽一定要兩、三個小時就將奶水擠出來刺激乳房,乳房才會持續分泌奶水。

 

◆哺乳的關鍵

妳是否常聽到「妳的乳房小」、「妳的身體不好」、「妳吃得不夠營養」、「妳的寶寶一直哭鬧」、「妳的寶寶常常要吃奶」...... 妳的奶水夠嗎?奶水夠不夠是大部分哺乳媽媽及周圍親友常有的質疑,尤其是新手媽媽,因較不了解如何解讀新生兒的需求,來自外界及自我要求的,壓力其實不小,但只要盡力去做,您就已經是個好媽媽了。有正確的認知及態度,不必有過大的壓力,反而有助哺餵母乳。

媽媽的初乳很重要也很營養,同時提供豐富的免疫因子,幫助寶寶適應外界環境。媽媽乳房的大小與媽媽的奶水量沒有什麼相關性。寶寶儘早開始正確且頻繁的吸吮,是媽媽奶水分泌最重要的影響因子。

 

*哺乳媽咪的疲憊與壓力

當媽媽在哺乳過程中有太多的壓力、太疲憊、失去自信或充滿懷疑時,就很難順利地進行,這時若能尋求周遭能提供幫助的人或哺乳專家,對哺乳媽媽將很有幫助。

 

>>延伸閱讀:

剖腹產完餵母乳  「母嬰同室」才夠愛寶寶?

比生產更痛的乳腺阻塞    神隊友請這樣幫媽媽按摩

哺乳媽媽壓力大   10分鐘擠80%的奶量有絕招

別讓「親餵母乳」逼死媽媽   專家:有必要可這麼做

 

親餵母乳時,如何知道寶寶已經吃飽了?

母乳時,媽媽奶量是否足夠?嬰兒是否吃飽?可以從媽媽及寶寶兩方面來觀察。

◆媽媽方面

如果媽媽乳房脹滿,表面靜脈明顯,用手按壓時易將乳汁擠出,寶寶吃奶時有連續的吸奶聲,則表示奶量充足;反之,若乳房塌軟,擠不出奶汁,寶寶吸奶時要花很大力氣,或吃完後還含著奶頭不放,表示母奶不足。餵食後媽媽的乳房會變得較軟、看起來也較小。

實際上,每個母親的泌乳量都不相同,即使同一位母親每天的泌乳量也有一定的波動。一般來說,母親從分娩後1週到3個月內時,每天的乳量大約660 ~ 900 毫升,基本上應可滿足前3個月嬰兒的營養需求。

◆寶寶方面

可從以下種種跡象,來判定寶寶是否已經吃飽了:

1. 寶寶的進食次數:由於母乳較配方奶更容易消化與吸收,通常每2~3小時餵1次(每天至少8~12次),哺餵時可以聽到寶寶吞嚥的聲音。

2. 餵食後寶寶表現:寶寶飽足後通常能安詳、舒服地入睡2~4個小時;如果吃完奶 後仍哭鬧不安,或睡不到2小時又醒來哭鬧,表示沒有吃飽,應再予哺餵。

3.寶寶的排泄情況:寶寶一天解尿6~8次,且大便為黃色軟便。

4. 寶寶的長期體重發展:一般來說3個月以內健康嬰兒的體重,平均每週增加150 ~200 公克;3~6個月即平均每月增加500 ~ 600公克。若寶寶體重變化達到上述標準,表示進食量足夠。

◆寶寶沒有喝到足夠奶水的表徵

1.出生兩週後體重還沒有恢復到出生體重

2.出生五天後的寶寶一天排尿少於六次,且顏色很深

當出現上述情況其中之一時,增加哺乳次數並求助醫療專業人員,找出可能的原因。

 

*小叮囑

如果嬰兒在餵食後無法達到上述飽足指標,或體重的增加落後上述標準較多時,在排除了疾病之後,就應該懷疑是否因為奶量不足使得嬰兒吃不飽,此時需要諮詢專業人員。

>>延伸閱讀:

拼命擠奶才知道寶寶喝多少嗎?    這件事比計算奶量更重要

奶量追追追 催乳六蔬菜 你吃了沒?

奶水少得可憐?  5大妙方熬過母乳路湧奶量

寶寶常常要喝奶,這樣是奶水不夠的關係嗎?

正常足月新生兒的胃容量不大,少量多餐是很正常的現象。初乳的分泌量不多但是富含營養,每一到三小時喝一次,而且寶寶有強、深而慢的吸吮,可聽到寶寶的吞嚥聲,表示寶寶有喝到奶。同時可以由寶寶的排泄狀況知道進食量是否足夠。

 

◆新生寶寶哺乳與排泄參考表

>>延伸閱讀:

寳寳到底有沒有「真正吸到奶」?   專家教你判斷

叫醒餵奶?哭了再餵?    專家教你餵奶不慌亂

要不要一哭就親餵呢?     寶寶餓的訊號你搞懂了沒?

Q:頭三天會有奶水嗎?

A: 懷孕20 週左右,乳腺會開始製造奶水- 初乳。因此懷孕過程順利時,每個媽媽產後就有奶水。頭兩三天分泌的初乳,量不多但是濃稠而營養。足月健康新生兒的胃容量不大,屬於少量多餐期,經常地哺餵初乳就可滿足其需求。

 

Q:寶寶一直哭鬧,寶寶一直要吃,你的奶水夠嗎?

A:寶寶不會說話,用哭表達任何需要!寶寶尿片濕了、太熱、想別人抱可能都會哭,因此寶寶哭了不一定是餓了想吃。寶寶想吃會有想吃的舉動。寶寶想吃的舉動有蠕動、吐舌、嘟嘴、舔唇、吸手、還有主動轉頭尋乳的表現。但是如果我們用手碰觸寶寶的嘴角,都會引發寶寶尋乳的反射,這是正常的一種神經反射,並不一定代表寶寶想吃奶。在寶寶有這些想吃的動作時就餵寶寶,可以讓哺乳更順利。漸漸的,寶寶不需要用哭來表達需求,就能得到滿足,也會減少啼哭。

Q: 喝麻油雞酒可以餵奶嗎?

「一般而言,如果媽媽喝完後仍能維持清醒,奶水中的酒精量對寶寶的影響就不大。美國藥物協會的研究建議為哺乳母親的飲用酒精量不要超過每天每公斤0.5 公克為宜」,研究也發現通常攝取上限在每公斤1 公克以下並不會影響嬰兒。

◆喝麻油雞餵奶建議:

1.調整雞酒的攝取量及烹煮方式以去除酒精含量,而不需延長哺乳間隔。

2.如仍使用雞酒,根據國內一篇研究萬芳醫院食譜所調配雞酒之酒精含量為40mg/cc,每天的攝取量如未超過每公斤12cc 以上,仍是在安全範圍內,

例如:50 公斤體重者一天用量不要食用超過600cc,一般而言,血中酒精濃度在飲用後1.5 到2 小時到達最高值,可考慮避免在此時哺乳。

3.儘量改用不含酒精的添加物,烹調富含容易吸收的高蛋白質食物以調養產後身體。

 

>>延伸閱讀:

親餵姿勢錯誤   小心哺乳疼痛奶量不足

餵母乳力不從心?   要成功一半功勞在爸爸

帶40包奶回家的故事    親餵完一定要排空嗎?

產後必吃麻油雞? 專家:吃完3小時再餵母奶

 

正確哺乳姿勢

住院期間,院所醫護專業人員教導正確哺乳姿勢,不論媽媽採取任何方式只要您與寶寶最舒適即可,因此母乳哺餵是坐臥相宜的親子互動方式。同時要學會觀察寶寶想吃奶的反應;最舒適的哺乳姿勢;最正確的含乳方式;寶寶吸吮的節奏;寶寶吃到的表現。

1.臥姿

2.橄欖球式

3.生物性哺餵法

4.改良式橄欖球式

5.搖籃式

哺乳媽咪遇到乳房腫脹怎麼辦?

哺乳前,並不需要常規進行乳房按摩或其他乳房護理,但是如果乳頭因為腫脹而變的又短又硬,則適當的處理會讓寶寶更好含乳!乳房腫脹時,哺乳前可以先溫敷,把乳頭和乳暈接觸的部位按摩、弄軟、擠出一些乳汁,方便寶寶含奶。餵奶後,如果持續酸痛,媽媽可以以冷敷陣痛。

 

除了用冰敷或冷水冷敷外,一旦你的乳房已經腫脹到很不舒服,或者是嬰兒無法吸吮乳房時,高麗菜葉似乎比用冰敷或其他的方式能更快地減緩腫脹。選擇綠色的高麗菜葉,洗淨、如果葉片大大太脆,先用桿麵棍等壓一壓,接著把高菜麗葉放進胸罩包覆、冷敷整個乳房,大約20分鐘後取出,這個方法算是經濟又方便。不過為了避免減少奶水分泌,高麗菜胸罩不要整天帶著。

 

 

>>延伸閱讀:

乳房腫脹要爆炸 高麗菜冷敷法這麼救

溫柔手擠奶避免乳腺受傷 專家教妳善用巧手

誤吃退奶食物   專家:這麼做再度泌乳成功

比生產更痛的乳腺阻塞    神隊友請這樣幫媽媽按摩

「十大母乳迷思」排行出爐:勿讓母乳迷思成為哺乳殺手

 

母乳在六個月之後真的沒有營養了嗎?

呼應今年國際母乳週的主題—「持續哺乳」,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推薦嬰兒在出生的前六個月應純母乳哺育,接著在添加副食品的狀況下可以持續餵到2歲或2歲以上。母乳是幼兒最佳的食物,其成分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改變,六個月後的母乳並非不再有養分,而是需要藉由副食品的補充使寶寶獲得所需的養分。母乳中富含的保護因子對大寶寶尤其重要,可以幫助大寶寶對抗疾病,並減緩疾病的嚴重度。由於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成熟,母乳所提供的保護在六個月之後持續有助益,即使哺乳的次數大幅減少,仍可以提供保護。

>>延伸閱讀:

母乳6個月後沒營養 名醫流言揭密

媽媽染腸病毒母奶也危險?   NO! 但是建議改用瓶餵

 

◆母奶寶寶難帶、黏媽媽不獨立?

很多母奶寶寶的照顧者,正是以這樣的理由要求退貨,改以配方奶餵食。這個迷思凸顯出來的問題是:越來越多的上班媽媽期望工作同時兼顧母乳哺餵,然而社會提供的支援並不充足!同時在國外的諸多研究指出,在小時越能提供寶寶安全感,長大以後將越獨立;母親不需要爲了重返職場而做出離乳的決定,週遭的親友應該尊重並支持母親這項明智的抉擇。

 

◆喝母奶容易餓,不能一覺到天亮?

的確,由於母乳是非常優質、容易被吸收消化的食物,因此相對於配方奶寶寶,需要較為頻繁的餵奶次數,父母親會擔心寶寶不能一覺到天亮,對於需要上班的父母尤其造成困擾。但是,如果母親能夠學習躺餵的技巧,半夜寶寶需要喝奶時,只要輕輕攬住寶寶,讓寶寶吸吮乳房,通常就可以很快的入睡,甚至全家沒有任何一個人需要起床來安撫寶寶,相對於所謂「用腳指泡奶粉」—用腳指喚醒另一半起床泡奶粉,是不是輕鬆愉快得多呢?

 

◆母奶一定要擠出來,才知道寶寶喝多少?

事實上,藉由直接吸吮,寶寶所得到的奶水比擠出來的多更多。把奶水擠出來,只能知道母親「擠得出」多少奶水,不能讓我們知道寶寶到底喝了多少。而且,擠奶這樣的行為很可能會讓母親的心情受到奶量高高低低的數值所影響,造成母親的壓力;由於身體分泌的乳汁會與寶寶需求達到平衡的供需量,一旦在「擔心擠出的奶水不夠」的壓力驅使下,做出「添加配方奶」的決定,可能會因為逐漸減少寶寶直接吸吮的量,使得奶水分泌越來越少。如果是擔心寶寶沒有吃飽,其實可以藉由其他方式觀察,例如:寶寶喝奶時是否有吞嚥的聲音、一天尿濕(換尿布)的次數是否正常、體重是否增加等,這些都是比擠出的奶量更有效的指標。

>>延伸閱讀:

寳寳到底有沒有「真正吸到奶」?   專家教你判斷

叫醒餵奶?哭了再餵?    專家教你餵奶不慌亂

要不要一哭就親餵呢?     寶寶餓的訊號你搞懂了沒?

 

◆多數媽媽無法生產足夠奶水?

一個母親所生產的乳汁比寶寶所需要的還要多,生產過量的奶水是常見的,而且,每一個媽媽都有辦法餵養雙胞胎。奶水的分泌非常神奇,只要寶寶喝奶的姿勢正確,吸吮越多,身體會得到需要更多奶水的訊息,自動分泌更多的奶水。即便母親已經開始使用配方奶,只要有堅定的決心,逐步增加哺乳的次數、逐漸減少配方奶的用量,如此,再以全母奶哺餵寶寶是絕對有可能的。

 

◆餵母奶將導致乳房下垂?

的確,乳房下垂或變形的疑慮,往往使母親卻步而不敢餵奶。陳怡君指出,乳房下垂與否,和地心引力的關聯較大,如果要怪到哺乳上頭,還真是無辜呢!其實,目前並沒有研究指出兩者的關聯性,然而,或許算是令人欣慰的消息:多數母親在結束哺乳之後,乳房會回復到懷孕前的原狀。此外,哺乳對於產後身材的恢復也是一大利多!藉由哺乳,可幫助消耗孕期所增加的體重,母親不需要太過煩惱該如何面對這些多餘的脂肪。許多國外知名女星,在產後也都選擇成為母奶媽媽,如果她們都不擔心乳房下垂的問題,我們是不是也沒有顧慮的必要呢?

>>延伸閱讀:

乳房變形的真兇    不要錯怪了餵母乳

 

◆母奶餵不成還有配方奶?

先來看看配方奶是什麼。近來配方奶強調所謂DHA、AA等成分,你知道嗎?這些都是母乳天然蘊含的成分,事實上,配方奶的廠商,多年以來所做的研發,只是要讓配方奶越來越「像」母乳,但,這事實上是不可能的!為什麼?最顯而易見的一點,母乳的成分隨時都在改變,給早產兒的、一個月大、六個月大寶寶的奶水其成分都有所不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奶水會配合寶寶的成長而自動調整。更不用說,母乳中所含的抗體是寶寶最有效的預防針,是配方奶再怎麼模仿都做不到的。此外,配方奶受到污染的新聞也時有所聞,相對之下,就算母親暴露於污染的環境中,有毒物質並不容易透過母乳傳遞給寶寶,依然是對寶寶最好的選擇。

 

◆只要媽媽生病服藥就不可以餵奶?

在台灣,令人惋惜的是,多數的醫生(包括各領域的醫生)並不具備哺乳方面的知識,因此往往會建議母奶媽媽積極服藥、停止餵奶。事實上,僅有極少數的用藥不適合哺乳的母親,如果真有顧慮,也有機會尋求風險較低的替代性藥物;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母親服藥後僅有極少量會進入乳汁,對於寶寶並不會造成影響。有時候,母親生病了,更應該餵奶!例如母親感冒了,是有可能傳染給寶寶的,但是由於母親生病的同時,身體也在與疾病對抗的過程中製造出抗體,此時,藉由母乳的哺餵可將抗體傳遞給寶寶,反而增加他的抵抗力呢!

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母親一生病就決定斷奶,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如果還是不放心,可以在服藥那幾天,使用預先擠出的奶水,這會是比配方奶更好的選擇。此外,我們鼓勵母親徵詢一些對母乳較支持、友善的醫生之專業建議,此外,也可透過(國健局的專線),查詢、瞭解相關的哺乳用藥資訊。

>>延伸閱讀:

媽媽染腸病毒母奶也危險?   NO! 但是建議改用瓶餵

 

◆沒有脹奶就是沒有奶水?

不是每個媽媽都需要有漲奶的經驗才能餵飽孩子。只要寶寶吸奶姿勢正確,身體將會供需平衡地,製造出足夠寶寶使用的奶水。因此,我們仍然需要從寶寶的生長曲線、每天尿濕的次數等,來判斷寶寶是不是有喝到足夠的奶水,有無漲奶絕對不是一個好的指標。

>>延伸閱讀:

無痛「手擠奶」   輕鬆噴乳不怕「沒奶」

 

◆餵母奶會很累很痛又麻煩?

的確,有些母親在餵奶的過程非常的辛苦,好比說,不知道可以躺著餵奶,因此在新生兒一天需要喝奶十幾次的情況下,幾乎整天抱著孩子沒得休息。從我們過去的經驗來看,如果母親在產前能多收集瞭解一些哺乳的資訊,往往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困擾。例如,你會知道,疼痛在哺乳過程並不是必然的,而是可以由矯正寶寶吸奶的姿勢來改善的。哺餵母乳應該是種輕鬆愉快的經驗,許多母奶媽媽,只需要揹巾、加上濕巾尿布,就可以快樂帶孩子出遊一整天,麻煩嗎?多數的母奶媽媽們可是會反對這種說法的唷!

 

這項「母乳迷思大調查」是2005年10月12日至10月27日間,透過台灣母乳協會網站,由網友自由票選方式進行,有效回收樣本884份,在95%的信心指數下,誤差值在正負3.3%之間。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