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手可不是媽媽專利 做對一件事讓你有效舒緩

寶貝剛出生睡的香甜,媽媽總是抱著捨不得放下,深怕錯過寶貝每一刻~但是隨著孩子一天比一天重,媽咪的手逐漸不堪負荷,而姿勢不正確也讓媽媽手腕與肩頸壓力越來越大

而許多家庭主婦或社會工作者常因手部過度操勞或不當的使用,造成大拇指靠近手腕處的地方,出現疼痛、腫脹的現象,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後,一般將此症狀稱之為「媽媽手」。

關於媽媽手: 媽媽手不只媽媽才會有

媽媽手,不是只有當媽的才會得到的問題,只是的確常出現在辛苦的媽媽身上,主要是因為 不斷重複過度使用患部肌肉,導致肌腱發炎。婦女一般肌力比較不足,尤其媽媽手 常見於五十幾歲之健康之婦女或剛生產過後之孕婦,加上 常需要作反覆性的動作,如擠奶、擰毛巾…等,自然容易發生。另外,只要是常反復使用手部的職業也有可能發生,像是生產線上工人、銀行員(不斷打字手上作業)、或賣肉的師傅…等,因此發生族群可說是相當廣泛。

認識「媽媽手」

「媽媽手」也叫做「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s disease),在醫學上正式的名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主因是大拇指靠近手腕的兩條肌腱,外展拇長肌與伸拇短肌的肌腱過度使用,引起發炎腫脹的現象,嚴重時若造成軟組織的沾粘,還會發生大拇指卡住的狀況。

媽媽手好發哪些族群?

好發於中年健康之婦女或剛生產過後的孕婦,但「媽媽手」不只是婦女或媽媽們的專利,常需使用手指的族群也是高危險群,如洗衣服、扭擰物品、抱小孩或工作上需要打字、握筆寫字、反覆點鈔等行為,這些過度操勞或不當的使用,都是造成媽媽手的主因。

預防「媽媽手」,靈活不疼痛

疾病的發生總是預防勝於治療,建立正確的觀念才能遠離病痛的侵擾,以下是幾個防治媽媽手的原則:

  • 單手或雙手抱嬰兒時,盡量將五指併攏,避免嬰兒重量只由虎口及大拇指承受。
  • 哺育母乳時注意不要過度使用拇指,或是持續太久。
  • 在執行日常家務或工作時,避免長時間反覆的使用拇指。
  • 拇指肌腱的肌力訓練,手指套上橡皮筋做開合的動作,藉著橡皮筋的彈性訓練肌腱強度。
  • 在工作或忙碌之餘,對大拇指底部或手腕處進行揉壓,每天可重複按摩多次,能舒緩緊繃的肌腱

 

     

 

「媽媽手」的治療方法

急性疼痛時,需要立即休息,減緩肌腱的傷害。

  • 物理治療,包括局部熱敷、電療、超音波治療及局部按摩等,利用熱能幫助組織自我修復,也能夠舒緩疼痛。
  • 藥物治療,服用醫生開立的抗發炎藥物,以具消炎、止痛的功效為主。
  • 配戴專用護腕,媽媽手有專用的軟性護腕,能加強對大拇指的保護,並減緩工作或做家務上帶來的負擔。
  • 擦拭具有舒緩效果的乳膏

若以上效果皆不明顯,則可考慮局部注射抗發炎藥物,極少數病患需要手術治療。

休息是人體組織修復或提升免疫力的根本之道,不論是辛苦的媽媽或是忙碌的上班族,都應該適時放下手邊工作,避免過度使用造成負擔或傷害。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活的精采、動的健康。

最新技術:用擦的葡萄糖胺

獨家首賣【碧荷柏】2019高效白金升級版-葡萄糖胺MSM關護乳膏-3入(贈送按摩板)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