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育兒懶人包】常見錯誤你我都在做!揪出新手爸媽NG育兒法!
家裡添了新成員,新手爸媽的生活一夕之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覺?自從有了孩子後,周遭不管是親戚、朋友、長輩,甚至是不認識的路人,對你的育兒方式,總會有質疑,也讓你不自覺困惑起來。育兒方式百百種,到底怎麼樣育兒才對?《寶貝幫》替你揪出錯誤NG育兒法,爸比媽咪們千萬小心!
寶寶喝完奶後要喝水?4個月前不需要額外喝水
無論母奶或配方奶,都已經含有九成的水分,所以4個月前的嬰兒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建議寶寶4個月後開始練習吃副食品,且副食品的量逐漸增加、奶量逐漸減少時,再讓孩子練習喝水較妥當,且此時的孩子的活動量也漸漸變大,加上開始吃固體狀的食物,配水喝也有助於順利吞嚥。
讓孩子吃飯配電視?聲光效果易讓孩子分心
為了讓孩子乖乖坐好吃飯,有些家長會讓孩子邊吃飯邊看電視,或看平板電腦等3C產品。事實上,這些聲光效果容易造成孩子分心,食物含在嘴裡忘記咀嚼,不僅一頓飯吃得很久,甚至容易增加蛀牙風險。
此外,若長時間讓眼睛及耳朵接受這些3C產品所釋放出的刺激,只會讓掌管圖像的右腦活動,進而使孩子的腦部功能與神經傳導系統出現失調現象,導致左腦功能變差,影響未來的人際互動發展。
將米精、麥精放到奶瓶裡餵小孩吃?應訓練孩子不同的進食方式
進入副食品階段,有些家長會將調好的米精或麥精放到奶瓶裡餵小孩吃,然而,吃副食品的目的是要訓練孩子不同的進食方式,應用湯匙餵食,而不是放到奶瓶裡餵孩子吃。
衣服穿越多越不容易著涼?大人穿幾件,小孩穿幾件
孩子的手與四肢容易受到外界溫度影響,因此,當他的手摸起來冰冰涼涼時,不代表他會冷,應摸他的背部較準確。如果背部摸起來很溫暖,代表孩子不會冷,通常大人穿幾件衣服,孩子也大約穿幾件,可再加一件包巾或多穿一件薄外套。別幫孩子穿太多或太厚,以免流汗造成背部或脖子長濕疹。
寶寶打噴嚏表示會冷?鼻腔管徑較狹窄,少許分泌物容易打噴嚏
寶寶的鼻腔尚未發育成熟,因而管徑較為狹窄,可能因鼻腔有少許分泌物而容易打噴嚏,但不代表是感冒或覺得冷。此外,有些寶寶喝完奶、拍完嗝後讓他躺著,由於一些液體殘留在鼻腔內,可能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也不見得是感冒或鼻塞。
睡覺開燈能睡得更安穩?開著燈不見得有安全感
剛出生的新生兒尚無晝夜之分,在睡覺時開著燈,不見得會令他有安全感、睡得更安穩。建議爸媽可以在白天開燈、晚上關燈或開小燈,訓練寶寶分辨白天與夜晚的不同,養成規律的日夜作息。
寶寶午覺睡到飽?可睡半小時至1個小時
當孩子已經建構日夜週期時,有些家長會讓孩子的午覺從中午2點睡到5點,使得孩子直到晚上11點,甚至12點才有睡意。一般來說,孩子大約睡半小時至1個鐘頭即可,以免影響夜間睡眠。此外,盡量讓孩子於晚上9點前就寢,早上約7、8點起床。
讓寶寶趴睡,頭型才好看?恐提升嬰兒猝死症風險
不少家長希望寶寶的頭型美觀,會讓孩子趴睡,甚至大費周章準備趴睡枕。對此,無論美國兒科醫學會或台灣兒科醫學會皆不建議讓寶寶趴睡,雖然趴睡會讓寶寶較有安全感,睡得也較安穩,卻可能造成嬰兒猝死症的風險。
冬天由於棉被較厚重,寶寶趴睡時恐增加窒息的風險;若寶寶溢奶,趴睡也容易吸入呼吸道而嗆到,引發危險。
早點讓孩子學站和走,有助發展?容易站不穩或站不起來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應視孩子各階段發展而給予適合的訓練與學習。如果發展還沒到走的階段,即使家長要求孩子站,由於腿部較無力,也容易站不穩,甚至站不起來。
利用學步車讓寶寶學走路?為了安全應避免使用
其實,美國兒科醫學會從1987年起,就開始建議家長應為了寶寶安全而避免使用學步車,畢竟嬰幼兒從扶著走路到學會放手,須經過幾個月的時間,有研究顯示,在這過程中如果讓寶寶太常使用學步車,反而會使寶寶過度依賴,延遲學會走路的時間,且學步車的滑行速度若不慎太快,很容易會讓寶寶受傷。
滿月剃胎髮,以後頭髮長得快?沒有影響
傳統習俗中,嬰兒出生24日或滿月這天要剃胎髮,除了為寶寶取個好兆頭,也會讓他將來的頭髮長得又黑又密。事實上,剃頭對於將來頭髮的生長快或慢完全無任何影響。再者,無論是否剃頭,出生的頭髮會逐漸被替換掉。至於孩子將來頭髮的濃密程度,則與父母的髮量遺傳有關。
蛀牙沒關係,以後會長恆齒?乳牙過早蛀牙增加恆齒歪斜的機率
有些家長認為寶寶以後還會長恆齒,所以在乳牙時期可能不會這麼注重寶寶的牙齒保健;不過,從乳牙換成恆齒的過程中,最少還須經過6、7年以上的時間,在這段期間內,如果寶寶蛀牙的情形嚴重,吃東西時除了牙齦疼痛之外,也無法順利食用固體食物,影響寶寶的咀嚼能力與營養攝取。
寶寶肚子鼓鼓的,是脹氣嗎?孩子平躺,檢查肚子是外擴或凸起
由於孩子的腹部肌肉還未發育成熟,因而腹部外觀看起來大大的。但肚子大與脹氣有時難以區分,最簡單的分辨方法即是讓孩子平躺,當他的腹部沒有用力時肚子呈現外擴,且摸起來軟軟的,就代表正常。若肚子往上凸,皮膚看起來緊緊的,加上他感到不舒服、食慾較差,則可能是脹氣。
寶寶一到傍晚就哭鬧?多因腸絞痛引起
多數出生6週至2個月大的寶寶容易發生腸絞痛情況,發作時間主要在傍晚或半夜,引發原因目前仍不明。原則上,當寶寶在半夜哭鬧嚴重,哭了2、3個小時後彷若沒事的繼續喝奶或睡覺,白天活動狀況也良好,隔天半夜又發生同樣的情況,則多為腸絞痛引起。
通常寶寶到了6、7個月就比較不會出現腸絞痛,如果孩子因為腹痛而哭鬧,甚至合併嘔吐、面色蒼白、雙腿屈曲,甚至出現血便等症狀,須提高警覺恐是腸套疊,應立刻就醫。
發燒時,先餵孩子吃退燒藥?高於38℃,評估狀況給退燒藥
發燒定義是體溫高於38℃,除非孩子有心臟病、貧血、慢性肺疾病或新陳代謝疾病等問題,否則孩子發燒38℃時,不一定要馬上讓他吃退燒藥。如果高於38℃,可評估狀況給予退燒藥。退燒藥的作用是緩解身體不適,讓孩子覺得比較舒服。
建議父母可先嘗試下列非藥物的自然退燒處理方式,有需要時再使用退燒藥物:一、讓寶寶多喝水。二、每3個小時洗一次溫水澡,讓毛細孔擴張散熱。三、房間溫度控制在攝氏25度以下。四、讓寶寶穿涼爽衣物。
小提醒 4個月內的寶寶量耳溫比較需要技巧,因此,建議量肛溫較準確。
寶寶好可愛,親親小臉沒關係?易將口腔的細菌與病毒傳染給寶寶
成人的口腔充滿細菌與病毒,無論與寶寶嘴碰嘴親親或親寶寶的臉頰,都可能傳染疾病給寶寶,包括流行性感冒、腺病毒、諾輪病毒、輪狀病毒等。
要定期為寶寶清耳屎?過度施力恐損害寶寶的耳道
為寶寶清潔耳朵是每日應做的事,但家長其實不需特別為孩子清耳屎,由於耳朵的耳殼構造較多皺褶,很容易堆積汙垢,所以家長在為寶寶洗澡的同時,可以用濕毛巾為寶寶清潔耳殼,但不建議拿棉花棒幫寶寶清理耳道裡的耳屎,因為不小心過度施力,因而損害寶寶的耳道,甚至是耳膜。